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(yī)生》:生活能治愈的,是愿意自愈的人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1-17 | 瀏覽次數(shù):2618
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·戴博德,曾將人生比作一條河流,看似靜靜流淌,風平浪靜,實則暗流涌動,危險重重。
羅伯特用無數(shù)臨床案例,拼湊起了一位“蛤蟆先生”,并講述了他從抑郁到痊愈的過程。
看完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(yī)生》這本書,就會明白:在人生的長河里,沒有誰會是你的擺渡人。能將你擺渡過岸的,只能是你自己。蛤蟆先生從小生長在“沒有歡樂”的家庭里,父親古板嚴苛,母親懦弱無能。從7歲被送去私立學校,到大學選擇拉丁語專業(yè),再到畢業(yè)后繼承家族產業(yè),蛤蟆人生中的每一步,都由別人決定。他像自己人生里的“局外人”,長大后,原生家庭的傷讓蛤蟆形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,繼續(xù)折磨著他。為了得到認可,他努力取悅他們,可換來的卻是橫加指責;為了看起來合群,他甚至佯裝成熱情的嬉皮士,活成了別人的“開心果”。在一次酩酊大醉后,他偷了一輛車,又化妝成洗衣婦逃難。他患上了抑郁癥,家園被黃鼠狼一度霸占,連最喜歡的村校董事一職,也即將被好友取代。難過的時候,你可以允許自己停下,但是不可以讓自己倒下。我們都要裹挾著傷痕與失落,在掙扎徘徊中,咬牙向前,尋求內心的治愈。
就這樣,他第一次來到“蒼鷺小筑”,會見了咨詢師蒼鷺。但蒼鷺卻搖搖頭,告訴他:“能讓你來的,只能是你自己?!?/span>起初,蛤蟆被這個愚蠢的問題激怒,但冷靜過后,他才明白:在之后每周一次的問診中,蒼鷺只是拋出問題,任由蛤蟆自己分析原因。在就診的這幾個月中,他始終記得蒼鷺說的一句話:“要不要與生活和解,你自己說了算。”他強迫自己早起,沿著花園的小徑走向船塢,把廢棄已久的賽艇修好,劃了一次船。他耐心地去觀察路邊的一棵小草,感受自然界色彩的奇妙。慢慢地,蛤蟆接納了痛苦的過去,并開始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情緒。每個人,都是自己的醫(yī)生。
“如果你為自己負責,你就會知道你有力量改變環(huán)境和自己?!?/span>他重拾愛好,給自己買了一艘新船,參加了幾次皮劃艇比賽;之后又開著自己最喜歡的大篷車,做了一次短途旅行。在自我療愈的過程中,蛤蟆不僅重拾快樂,還找回了魄力與勇氣。他從好友手中奪回了村校董事的職位,還競聘上了河岸板球俱樂部的主席。他放棄繼承令他厭煩的家族產業(yè),轉而從事喜愛的房地產。他安排商業(yè)會晤,緊鑼密鼓地籌劃新公司,將自己每日的行程,安排得滿滿當當。他賣掉了蛤蟆莊園,走出了這座承載他悲傷,見證他抑郁的豪宅。他在美麗的河岸邊,另建新居,開始享受生活所帶來的真正幸福。“面對傷害,我們無處可逃,但必須完成的事,唯有靠自己才能行?!?/span>只要能沉得住氣,扛得住難,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強大的力量。當你在自我治愈的路上,主動邁出第一步的時候,新世界的大門,也會隨之為你打開。